作者:劉治中 工研院能環所
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地帶,地質構造特殊,溫泉資源非常豐富,但其中袛有大屯山火山群、綠島等少數溫泉屬於火山溫泉,其中臺北市範圍內大屯山系的陽明山、北投、馬槽等,更是開發已久的知名溫泉區,近年來隨著泡湯人口激增,溫泉觀光成為重要產業,冬季寒流來臨時,各溫泉浴室人山人海,溫泉水供不應求,循環使用或滲入其他成分的新聞時有所聞,溫泉水資源的估算成為開發本區溫泉時的重要考慮項目。
以溫泉形成的三個要素條件:熱源、水源、及溫泉通路,大屯火山區的熱源及裂隙通路都不成問題,但因地形及地質關係,地下水在進入深層地層前多已回流地面成為回歸水或湧泉,淺層地下水成為溫泉水的補注關鍵;本文由大屯山的氣象、水文、地質等自然條件,說明大屯山區溫泉水的形成機制及對溫泉水資源的影響,並由水平衡的觀念探討溫泉水資源的可使用量,提供讀者對本市溫泉水資源的瞭解,以為開發管理的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