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通過A2.1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
  • 我的E政府 [另開新視窗]
  • 手機掃描QR Code,可取得此頁連結。
 

  由地質及地型來看,臺北市溫泉分布在大屯火山南北兩側,北投與金山之間,一個長約 18 公里寬約 3 公里的狹長地帶,呈東北走向地帶,貫穿火山群的中央。較為人知的溫泉,依次由西南而東北為新北投、硫磺谷、大庄 ( 陽明山後山公園 ) 、陽明山、竹子湖、小油坑、馬槽、大油坑等,往北則為屬於台北縣的三重橋、死磺子坪、庚子坪、大埔、金山等區域 ( 程楓萍等,1987) ,大部分屬於高溫溫泉及噴氣孔 ( 陳肇夏,2000) 。其中硫磺谷、小油坑、馬槽、大油坑、死磺子坪與庚子坪噴氣孔活動劇烈,陽明山與竹子湖二地有微弱噴氣孔,其他地區僅有溫泉而無噴氣孔 ( 莊文星,1992) 。

  依最近調查,臺北市管轄溫泉區內單獨露頭有 19 處,成群出現的露頭群有 28 處,合計 47 處溫泉露頭 ( 工研院,2005) ,分布密度位列全台之首。這些溫泉水泉質獨特,全大屯山區共有六種,在臺北市區內陽明山區的溫泉泉質主要有四類,分別為酸性硫酸鹽泉、酸性硫酸鹽氯化物泉、中性硫酸鹽泉、以及硫酸鹽碳酸氫納泉等四類,以酸性硫酸鹽泉佔多數 (圖1) 。顯示大屯火山區影響溫泉生成的地質條件非常複雜。

圖 1 大屯山 ( 臺北市內 ) 溫泉泉質分布圖
圖 1:大屯山 ( 臺北市內 ) 溫泉泉質分布圖

  在地質觀點上,大屯火山群屬於相當年輕的火山,約距今200萬年前開始噴發,20 萬年前停止活動,相當於地質年代之第四紀。火山停止活動後留下豐富的熱源,地下蒸氣壓力在火山口或斷層附近爆破地面而出,爆裂口常有噴氣孔、硫氣孔和溫泉等之存在,這些後期火山作用噴發 ( 陳培源,1985) 即形成大屯山常見的噴氣孔、硫氣孔或溫泉。

圖2 小油坑為典型的熱源爆破地面而出的噴氣孔
圖2:小油坑為典型的熱源爆破地面而出的噴氣孔